近期,全国多地启动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报名工作。近年来,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报名人数不断增多,去年,全国超80万人报名参加这一考试。(4月30日 中国新闻网)
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是指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由于我国社工行业起步较晚,很长一段时期,多数人对社工还非常陌生,将社工等同于义工,甚至把社工与居委会大妈、志愿者归为一类,这种认知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业的发展。
其实,社工和教师、医生、律师一样,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职业,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构筑和谐社会的关键力量。社工应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应熟悉与社会工作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对实践操作等实务能力也有很高要求。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系列复杂的深层社会问题凸显: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家庭亲子沟通障碍以及由于父母离异等原因造成的儿童心理疾病等等,这都需要社工提供专业服务。
我国 “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社区矫正法》等等,也都明确规定了社会工作在其中的重要位置。
国家高度重视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社工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也随之增加,报考人数不断增多。民政部数据显示,自2019年以来,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报名人数以每年10余万人的数量逐年大幅递增,2021年报考总人数更是达到80余万人。不少地区通过各种奖励措施鼓励社会工作者考取职业水平证书,以此来提升社区治理的专业化水平,例如,在江苏无锡滨湖区,助理社会工作师月补贴500元,社会工作师月补贴800元,高级社会工作师月补贴1000元。
社工既然是一种社会职业,又是社会基层治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就必须正视当前行业发展所面临的空间小、待遇低、社会认同度不高等问题,从顶层设计让从业者有合理的薪酬和发展前景,比如借鉴教师、医生、律师等行业,设计社工发展保障措施,建立“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发挥社工在各种服务中的专业协调优势,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总之,要让社工成为社会敬重的职业,才能真正发挥社会工作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广西新闻网2022-05-05 作者 谢晓刚)
延伸阅读:社工考试,何以如此火爆?
近期,全国多地启动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报名工作。据民政部介绍,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报名人数呈逐年递增态势,目前全国共有73.7万人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报道显示,自2019年以来,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报名人数以每年10余万人的数量逐年大幅递增,2021年报考总人数更是达到80余万人。
资料显示,社会工作的概念在20世纪20年代进入中国,后来出现断层,从80年代后期,社会工作开始被再次提及。起步早、发展慢的社工职业在中国目前已有30余年。而社工职业考试报名的火热,再次将这一职业推向聚光灯下,让我们不禁思索为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社工。
社工的内涵和外延伴随社会环境不断革新。当前,我国社区类型发生了极大变化,社区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多,社区情况复杂多样。社工这一职业早已嵌入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者。无论是在疫情最严重阶段,社工们连接一座一座“孤岛”,汇聚起守望相助的力量;还是生活中,不同领域社工在所在岗位上“打辅助”的日常。社工是连接居民与社区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信息传递的桥梁,是基层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角色。社工让人们感受到了基层服务的专业化,也增加了社会治理结果中人们的归属感。
随着基层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水平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工作者在一些刚性规定和居民之间,发挥了更多的柔性作用。社会分工越发复杂化和细分化,这也同样要求社工这一职业更具专业性。在各地报名火热的社工职业资格考试,恰恰意味着市场对于专业性社工需求庞大。社工工作体系庞杂,不仅是服务社区居民的社工,医疗、养老、禁毒、司法、校园教育等各领域,都存在大量的社工缺口。
社工工作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连接,人们对社工这一职业的社会认可度渐渐提升,这种通过社工在帮助与服务中建立的信任感,也成为了一些人需要帮助时的情感缓冲区。专业的服务能力带来居民认可也侧面提升了社会工作者对职业身份的认同感。在不少关于社工助人的职业经历里,也不乏找寻自我价值的字眼。
据了解,近年来许多地区不断增加社会工作岗位,一些地区对社会工作者提供补贴等。随着岗位数量的扩大、职业认同感的提升、奖励政策力度的增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报名的火爆便不难理解了。
专业化的职业水平考试吸引更多高水平高素质的求职者走进社会工作,培养造就大批业务精专的社工人才。当更多年轻人走向社会工作的岗位,无论对于解决年轻人就业而言,还是对于社会工作的发展,都是一件双赢的益事。
(光明日报 2022-05-01 文 | 常莹)
编辑:广西社会工作协会